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(位于江苏省扬州市)是中国石化在PET和PTA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。近日,该公司成功开发了采用 MAAG PET结晶造粒系统生产瓶级PET的新工艺,年产能高达50万吨。这一项目标志着对传统生产工艺的重大突破,仪征化纤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从原料直接生产瓶级PET切片(适用于碳酸/非碳酸饮料)和纺织纤维PET一体化生产的企业。
MAAG PET结晶系统由预聚泵(TP泵)、熔体泵(VX泵)、
增压泵(TB泵)、水下造粒系统(PEARLO 350)以及控制和自动化系统组成,并配备了MAAG的熔体加工设备数据分析仪。
通过这一全新的一体化生产工艺,中国石化成功减少了20%以上的碳排放。得益于MAAG PET结晶系统的高生产收率和卓越性能,未来通过工艺优化和节能措施,仪征化纤有望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
该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石化仪征化纤与MAAG的紧密合作与伙伴关系。双方团队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始终专注于商业、技术和环境目标,严格遵循项目进度。通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和定期的进度与技术会议,团队始终保持高效协作。
与此同时,MAAG在2023-2024年间已成功启动了36套PET结晶造粒系统,并为该项目提供了最新的先进设备,确保工艺的高效实施。
MAAG最新的PET结晶技术在下游和上游PET聚合工艺之间架起了完美的桥梁,不仅提高了生产收率,还显著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。
最新的设备设计,特别是切割室、刀片调整系统EAC以及独特的刀片刀架设计,带来了以下优势:
精确的球形颗粒,具有极窄的粒径和重量分布
广泛的颗粒温度范围和所需的结晶度
通过改变熔体输出量,特别是在造粒机维护模式下,保持精确的球形颗粒和颗粒最终温度
通过调节上游熔体粘度,保持精确的球形颗粒和颗粒最终温度
在测试任何机械功能和控制之前,设备安装阶段的精确对齐是关键。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增压泵和PEARLO 350造粒系统的调试。
在冷调试期间,系统经过精心规划和调整,所有硬件、软件、功能和通信(与中国石化的DCS系统)均经过严格检查,最终实现了“一键启动”。整个调试和启动过程伴随着密集的操作员培训。
操作员接受了HMI控制面板、刀片调节系统EAC以及
切割机刀架或模板更换等作业程序的培训。控制系统支持三台造粒机以750吨/天的产能集群运行,或通过HMI或中国石化控制室单独操作一台造粒机。
1号生产线(产能为750吨/天)的启动由MAAG服务团队和中国石化操作员共同完成。在1号生产线成功启动并达到750吨/天的最终产能时,排废材料量仅为10.9吨。
在1号生产线顺利启动后,中国石化管理层决定在MAAG服务团队的咨询支持下,自主启动2号生产线。凭借1号生产线的经验,2号生产线迅速成功启动,最终生产产能达到750吨/天,且启动排废材料量进一步减少至5.6吨。
PEARLO 350系统的独特设计使其能够快速、稳定地运行,并能处理来自聚合反应器的各种粘度材料。
PEARLO 350 PET结晶系统及其泵的额定产能为10,500公斤/小时,每台机组的最大保证产能为15,500公斤/小时,实际运行中甚至超过了16,000公斤/小时,远超预期目标。
MAAG PET结晶系统PEARLO 350系统性能保证的产能提升
过去两年,MAAG在中国启动了三个PET结晶项目,总设计产能达到280万吨/年,即8,400吨/天的PET瓶级切片。
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卓越性能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粘度范围内运行,并实现更高的生产率。这为在进入下游工艺之前,将PEARLO 350系统调整至最佳颗粒尺寸和颗粒最终温度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。
MAAG为PEARLO系统配备的数据分析系统使客户能够持续监控和优化系统性能。该系统还支持MAAG进行远程监控,并根据需要实时提供客户服务。
这一独特性能和MAAG数据分析系统的结合,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,还显著减少了聚酯加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