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制造产业是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,将废旧产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种产业。它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,以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的一种产业。在资源和能源相对紧缺的时代背景下,再制造显然优势凸显。据估计,我国再制造的产业空间高达1000亿元。且不论这种推算科学与否,但这样的结论毋庸置疑:再制造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。
5月8日,由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再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唐山举行,会上发布了《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(2025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
《报告》显示,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,经过30多年的发展,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,区域分布不断扩展,产业集聚在东部地区的趋势明显。在分析的242家企业和园区中,有52.5%分布在东部,26%分布在中部,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比14%和7%。这与各地区产业发展结构特征高度相关。
目前,我国再制造产业已覆盖
工程机械、汽车零部件、机床工具、电工电器、机械基础件、文化办公设备等19个细分领域。其中,
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行业占比达50.4%,是典型的再制造领域。
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表示,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,未来全国可进入再制造过程的工业制成品数量庞大,这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挖掘的巨大市场空间。展望未来,我国再制造产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,辅以技术提升、产品质量保障、用户认可、市场扩容等条件加持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,成为中国制造一张新的名片。
素材来源:科技日报